从李彦宏拒售百度看民族品牌的发展
内容摘要:近日,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百度创始人、CEO李彦宏的两次拒购:一次是百度上市前夕,李彦宏拒绝谷歌的并购,这个细节在2月28日央视虎年首期对话节目中得到首次披露;一次是在百度国际化战略中,拒绝采用海外并购的方式,...
近日,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百度创始人、CEO李彦宏的两次拒购:一次是百度上市前夕,李彦宏拒绝谷歌的并购,这个细节在2月28日央视虎年首期对话节目中得到首次披露;一次是在百度国际化战略中,拒绝采用海外并购的方式,而是采取了从日本市场开始的海外自主发展之路,李彦宏近日在亚布力论坛上也对此做出了详细的阐述。这也让笔者由此开始思考民族品牌的发展之路。 |
收购是外资打压中国品牌的惯用伎俩
记得百度第三轮融资曾引入Google为战略投资者,而且百度上市前Google CEO施密特也亲自来北京拜访百度,并且撇开随从,与李彦宏私密交谈半小时,对于谈话内容一直未对外公布。
2010年2月28日,央视经济频道《对话》节目昨晚推出虎年首期节目,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为嘉宾做客节目。在主持人的追问下,李彦宏首度谈及2005年百度上市前夕,谷歌CEO施密特曾秘密造访百度时秘密谈话的内容,主要是劝阻百度上市,大概理由是两条: “你们公司规模还小,上市这东西不好玩”,“我们可以继续投资,也可以收购百度”,面对这个摆出老大哥模样的人,李彦宏并没有买账,他断然拒绝了施密特的“好意”,甚至没有给他开价的机会。施密特悻悻而去,临走前他还特别向李彦宏要求在百度办公室里转了一圈。今天看来,施密特当日也许已有不祥的预感,这个几百人的小公司终有一日会成为他们的大麻烦。
本期《对话》一经上映,便引发了业界讨论。
其实,对于2005年Google收购百度的请求,笔者并不感到意外。因为多个行业都已经发生过外资品牌通过收购中国品牌,特别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方式将竞争对手消灭在上市前夜,从而大力推广自有品牌。
外资品牌通过收购打压中国品牌的案例不胜枚举。曾经红极一时的牙膏品牌《中华牙膏》,于1993年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;而2009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更是闹得沸沸扬扬,最终商务部出面以违反《反垄断法》为由禁止了这次收购。从外资品牌所收购的中国企业来看,他们大多都是国内数一数二,甚至份额第一的企业,外资品牌无法打入中国市场便希望借助资本运作手段来抢夺市场。但是很多响当当的中国品牌被收购之后便渐渐没了声音。从以往跨国企业并购的中国品牌来看,真正让其活下来的品牌并不多,要么品牌被雪藏,要么品牌被低端化。
因此,2005年百度没有接受Google的收购邀请,坚持自主发展,这对于保护中国品牌,维护中国网民信息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而当前百度市场份额高达76%,并持续增长,而Google的2009年份额下滑到了18.9%,业绩增长困难,这也充分验证了李彦宏拒绝收购决策的正确性。
今天看来,“百度一下”已经成为3亿多中国网民的网络生存法则,但假如2005年百度放弃上市,卖给Google,估计今天我们无法看到百度的身影。而直到今天环视全球,真正能像中国一样,拥有自己独立搜索引擎的竟只有四个国家!我们也许应该庆幸当时李彦宏的选择。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,中国企业要时刻谨防外资品牌的恶意收购,做品牌还要靠自己!